首先,这是全国首部涵盖策划、规划、建筑、专项全设计流程的工业上楼技术标准。涵盖了设计前期、规划设计、生产用房设计、研发及配套用房设计、专项设计等内容,填补了全国工业上楼建筑设计规范的空白。
其次,它分析梳理了深圳“20+8”产业空间需求特点,归纳为5类产业空间类型,并规定重点设计内容。
第三,解决什么能上楼、怎样上楼、如何上好楼三大核心问题,梳理了“20+8”产业什么具体环节和工艺能上楼,如何满足新型产业人群的需求,如何解决“工业上楼”消防难题等问题。
第四,紧扣“20+8”重点产业集群,提供高品质、低成本、定制化产业空间,满足新兴产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。
《通则》还明确,工业上楼园区可设置低空飞行中型、小型起降空间,同步设计人流和物流转运等物理基础设施,预留导航、气象等服务保障设施和通信、电力等配套设施。
此外,工业上楼园区宜进行第六立面设计,设计应包含以下要素:屋面功能、屋面形态、屋面绿化、屋面设备、屋面色彩、屋面材质、屋面光伏。设计应遵循绿色低碳、美观实用等原则,要充分考虑深圳市气候特点和地域文化,根据所处片区及建筑类型特征,因地制宜,需求引领,整体提高建筑屋顶建设品质、提高城市活力和辨识度。
受国土面积限制,产业空间成为了深圳制造业最紧缺的家当。深圳面积1997km⊃2;,约一半土地处于生态控制线%,实际可用于各类建设的增量用地接近耗尽。
与此同时,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功能升级,传统产业园难以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,成为困扰企业的又一“痛点”。在此情境下,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势在必行。
所谓“工业上楼”,是指在高层大厦中开展企业生产、办公、研发、设计等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,具备相近行业高通用性、高集约性特点,将传统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,也被称为“摩天工厂”“空中厂房”。
一般的工业园,是大片的土地和成排的厂房;而在深圳,工业园是被“叠”起来的,这就是“工业上楼”。
例如,深圳首个按照“工业上楼”标准规划建设的先进储能产业园——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“摩天工厂”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建起来的。
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构件吊装过程。图源: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、人民日报
还有南山红花岭智造产业园项目,采用了“环形坡道+高架道路”,在货运交通上实现了“多首层”厂房。
南山红花岭智造产业园项目高荷载满足不同企业需求。图源: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、人民日报
然而,工业上楼,远不止“拉上楼”那么简单。它不仅仅是厂房的堆叠和生产线的搬迁,更是从平面到立体生产空间的演变,是空间安排、功能布局、机制设计上的创新。
深圳市宝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林华认为:“上下楼就是上下游,一栋楼就是一条链,产业园就是生态圈。”
以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为例。从功能布局看,这一产业园均是楼层高、大荷载的高品质厂房,配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。从空间安排看,厂房设计大平层生产空间,企业可将不同生产环节布局在同一楼层,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。
产业布局领域也是环环相扣,有工业母机、激光与增材制造、精密仪器设备、智能机器人四大主导产业。
不出大楼,乘坐电梯下楼即可抵达生产车间,上楼就能和“上下游”企业谈合作……不仅厂房租金便宜了,运输和沟通成本也大大降低。
在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一期,3栋巨大厂房矗立在屋山水库和火山公园的山水之间,“一半山水一半城”,集生产、研发、办公、居住、饮食、文体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。
在“摩天工厂”里,有“拎机入驻”的生产企业、“楼上楼下”的产业链条、“量体裁衣”的园区服务,工业便有了“再上层楼”的想象空间。
内容来源:深圳特区报、读特新闻、深圳住房和建设局官网、深政观察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南方+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4 OB欧宝·(CHINA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 备案号:渝ICP备2022005106号-1